年轻人提升逼格必看的30部电影
我们常讲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但当你没有时间、没有条件行万里路的时候,除去看书,其实你还可以看电影。当我们想让时髦、有思想、有逼格、足够躁这些词像标签一样体现在身上如影随形时,阅片无数将是一个不错的途径。所以,我人品担保推荐史上30部年轻人不可错过的经典电影,在这个以漫威、DC和索尼为代表的英雄电影狂揽票房的时代,与诸君共赏析。
1.发条橙 A Clockwork Orange (1971)
阿利斯是一位无恶不作的少年,他的特殊喜好是边听贝多芬的交响曲边奸淫女性,某次他进入一所别墅抢劫一番后,打残了该别墅的主人——一名小说家,并用特殊喜好蹂躏了其妻子。后来因为杀了一名单身女子,阿利斯入狱并接受了特殊的人格治疗,出狱后,他对淫乐之事产生彻底的厌倦。
但当阿利斯回到家时,周围人群没改变对他的旧看法,在种种歧视的重压下,他跑到郊外一所别墅想喘口气,不想这所别墅正是他以前抢劫过的小说家的那所。而作为反政府组织首领的该小说家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软禁了阿利斯。当这件事暴露小说家被捕时,其手下为了对抗政府,扬言要把阿利斯恢复原来的性情,完全不理一旁的阿利斯大叫“我完全好了”。
评价:其实也说不出哪好,但早期作为一个伪文青豆瓣我还是给了5星。只是,对问题青年,政府只管造监狱和注射药品,存道德,灭人欲...是在探讨青年道德的救赎?是在讽刺良知的泯灭?是在批判国家和政治的生硬与无能?
2.猜火车 Trainspotting (1996)
本片根据欧文·威尔士(Irvine Welsh)的同名小说改编。讲述在苏格兰爱丁堡,雷登、土豆和病仔三个青年过着混沌糜烂的生活,他们吸毒、滥交、诈骗无所不作,而在如此肆无忌惮挥霍青春的过程中,毒品成为一切万恶之源。雷登对之亦爱亦恨,试图戒毒却最终重蹈覆辙。在一次纵情狂欢后,他们三个不知谁和少女爱丽森所生的婴儿死去。以此为开端,噩梦真正降临。土豆抢劫时锒铛入狱,雷登吸食毒品过量被送往医院抢救,后被强制戒毒。恐怖的幻觉和心底生气的恐惧迫使他不得不和毒品一刀两断。看似美好的新生活,但往日狐朋狗友贝格比等找上门来,再度给他带来无限的烦恼……
评价:每个真理让人安宁,不是吗?如同坟墓,每个人都奔向它。平淡和琐碎是生活的本质,我们即使不甘不愿也不得不承认我们需要它向往它。
3. 天堂陌影 Stranger Than Paradise (1984)
本片曾获1984年洛迦诺国际电影节金豹奖以及1985年圣丹斯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讲述居住在纽约的匈牙利移民威利是一个自认为时髦的年轻人,受姨妈之托,很不情愿地接待素未谋面的表妹艾娃来住所借宿10天。然而在短暂又无聊的十天中,个性的艾娃却渐渐赢得了威利的好感,也与他的好哥们艾迪成为了朋友。时间来到一年后,威利和艾迪打扑克赢下了许多钱,他们决定离开这座城市,去克利夫兰找艾娃。亦是因为无聊,三个朋友在回合后又决定离开克利夫兰,一起去佛罗里达度假。然而在佛罗里达,无聊的时光终于出现了戏剧性的变化,威利和艾迪去赛狗输光了所有钱,而艾娃却在海边散步时,被一个毒贩误认而获得一笔意外之财。艾娃给两个伙伴留下了一些钱后,便准备买机票飞回欧洲,而与此同时,威利和艾迪去赛马又把钱赢了回来,他们能否在机场顺利追回艾娃……
评价:这就是我无聊无趣的青春,就这么无聊,怎么啦!当你来到一个新的地方,可一切都好象一样。更重要的是,他完整地表达了我与你之间的距离。
4.四重人格 Quadrophenia (1979)
本片由The Who监制,配乐除了使用The Who的Quadrophenia专辑当中的音乐外,还加上Mods最爱的黑人灵魂乐等乐风,Sting在当中也有饰演一角。同时,这部电影的上映带起了Mod的复兴。故事主要讲述60年代出生于劳工阶级的Mods因无法摆脱现实的桎梏,无法摆脱自己的社会阶级的苦闷,真实再现Mods的生活。
评价:摩特族,奔向海洋,离开海洋。早泄男孩爱上交际花女生,被甩。一辆速可达,一件军大衣,一身tailoring,一头rocker短发,一支the who乐队,一个靓妞。反叛的mods们,最终还是要回归生活。
5.青春年少 Rushmore (1998)
本片凭借着处处充满针锋相对的机智对白与幽默感,以及新老演员对角色的成功塑造和诠释,荣获1999年第56届金球奖电影类最佳男配角提名及1999年独立精神奖最佳导演、最佳男配角等多项大奖。
故事讲述才华横溢,有一腔理想抱负的热血少年马克斯·费舍尔,在休斯敦一间贵族预备学校就读。初入名校的马克斯,却把全部的心思都投注于社团上。凭借着过人的聪明才智,他很快在各种社团里游刃有余。然而过分忽视功课的他,不久就面临着被退学的威胁。因缘际会,他与事业成功的商业大亨赫尔曼·布卢姆成为了忘年之交,学会了很多人生真理。然而这一切都终结在了才貌双全的女老师露丝玛丽·克罗丝手里。马克斯深陷爱情的世界里,不能自拔。
评价:安德森可能也曾是个情感早熟,性格古怪,独立特行,才华横溢又不被认同的少年 :-)如果你觉得不好看,是因为你们的少年心已经随着街边的落叶被扫走了。
6.甜蜜的生活 La Dolce Vita (1960)
本片获第13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讲述马切罗是某杂志的专栏记者,他曾试图成为一名作家但是事与愿违,只得终日为明星绯闻奔忙。马切罗经常出席一些社会名流的交际酒会,于是他暗自和摄影师勾搭,设计拍摄明星隐私然后公诸于众。马切罗有一个女友元玛,在送她回家的途中,搭乘了一位妓院老鸨,后者对他讲述了很多风月场中的轶事,这让他对名利场更加厌恶。在基督教的某个仪式上,一位从美国来的名模总是对着媒体搔首弄姿,后来马切罗的批评家朋友斯泰纳一针见血指出了她的虚伪之处,这让他逐渐认清了上流社会的腐朽,并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他发现自己并不热衷奢华的生活,而且对于那个自以为是的元玛也并不满意,并进行了我行我素的反抗……
评价:上流是无聊,下流是愚昧,知识分子是绝望,媒体则是群迷惘的疯狗。影片以一种罕见的冷峻、辛辣的笔触,以男主人公玛尔切洛的个人感情经历和记者生涯为线索,揭示了潜藏在这种社会状态背后的“一种复杂的精神错乱症”,并通过巧妙的设置三种不同类型的女性形象,细致剖析了玛尔切洛的本我、自我、超我三种心理结构层次,挖掘出人物的精神魂灵。
7.美国舞男 American Gigolo (1980)
高级舞男朱利安(李查•基尔)的谋生手段是,在经纪人的安排下,凭借其出众的相貌和出色的身体条件,帮助有钱女人解决掉性的饥渴,换得数目不菲的“酬劳”。但在结识某位参议员的妻子米雪儿后,朱利安与她生出了真情。
朱利安被指控涉嫌一桩谋杀案,然而该案发生时,他实际上正与米雪尔共浴爱河,为了洗清冤屈,他找到米雪尔做他不在场的证明,可是这样以来,两人的关系就会曝光,米雪尔会身败名裂。两人陷入对无可知的未来的巨大恐惧中。
评价:李察·基尔的魅力,男版“灰姑娘”模式爱情片,女人为了救男人放弃了前途。
8.落水狗 Reservoir Dogs(1992)
黑帮老大乔·卡伯特和他的儿子“好家伙”艾迪召集了六名强盗,准备到珠宝店抢劫一批天然钻石。这六个人彼此各不相识,甚至连对方的姓名都无从得知。乔为了保持机密,以颜色作为代号分别给六人起名为白先生、橙先生、金先生、粉先生、棕先生和蓝先生,并规定他们之间不能透露任何私事。
抢劫时,六人中了警察的埋伏,蓝先生和棕先生当场死亡。白先生带着身受重伤的橙先生回到预定的聚集地——一个仓库。一会儿,粉先生、“好家伙”艾迪和金先生也来到这里,并活捉了一名警察。几人回忆案发时的情景,得出结论,六人中必定有人向警察告密。为了揪出告密者,大家审问拷打那个警察,仍然无法得知事实真相。本就互不了解的几个人,开始互相猜忌,事情的发展完全偏离了预设的轨道。
评价:躺着都可以成为经典的Tim Roth,这才叫摇滚!欢昆丁和伍迪艾伦这两个话痨,太贱了~
9.放大 Blow-Up(1966)
真相与幻想之间的界限是什么?感官是否能助我们认识世界?影片用一个摄影师的故事,铺开了一系列哲学、心理学的问号。主角是摄影师托马斯(戴维·海明斯 David Hemmings饰),某天他在公园里抓拍到年轻情侣的系列照片,出人意表的是,照片中的一个女子简竟然不惜一切代价要回她的底片。这让托马斯非常疑惑,他相信这张照片许是拍下了某些不可告人的秘密。果然,他把照片放大后,看到了一具尸体和一个拿着枪的人。一桩谋杀案的雏形在托马斯脑中展开。他前往公园寻到了尸体,但没有人肯相信他的推测,朋友们不愿意和他一起调查这是怎么回事。第二天,当托马斯再次来到公园,发现尸体已经消失无踪。只剩下一群人进行着一场虚拟的网球赛,打着并不存在的的网球。
评价:让姑娘送上门的职业,除了乐手,当然还有摄影师。就算你眼睛看到的,那也不一定是真实。神经质摄影师掌控的是真实也是虚无。
10.花样年华 In the Mood for Love(2000)
1960年代的香港,报馆编辑周慕云与太太搬进一间住户多是上海人的公寓,和某家日资公司的贸易代表陈先生与太太苏丽珍成了邻居。因为发现各自在外工作的配偶背着他们有了婚外情,周慕云和苏丽珍开始见面商讨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以及相应对策。起初两人是君子之交淡如水就事谈事,可是日子一日接一日过去后,在周围一帮上海邻居的闲言碎语中,他们发现配偶的事早空出了他们的脑袋,彼此眼里只剩下了对方,而刻意回避已生出的感情的结果,是更加刻骨的相思。
评价:偷情本没有这样美,我一开始只是想知道他们是怎么开始的,后来我发现原来一切都是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的。另,如果我自己买船票,你会不会带我走?
11.亡命驾驶 Drive (2011)
丹麦导演尼古拉斯`温丁`雷弗恩凭此片获64届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电影讲述黑夜里协助黑帮分子抢劫的运送车手,白天在好友香农的车行从事电影飞车特技工作的主人公在一次逛超市时,邂逅了艾琳母子, 双方互有好感,并度过愉快的周末。不过,艾琳的老公斯坦德出狱了,这让他们的感情被拦腰斩断,尽管双方心有灵犀,却只剩无奈。香农把他推荐给黑帮大佬伯尼和尼诺。与此同时,他无意中发现斯坦德被人痛扁,原来后者在狱中欠了保护费。为了偿还高利贷并保证母子平安,斯坦德决定再次铤而走险。他为了艾琳决定帮斯坦德完成这一票。然而,在打劫银行的过程中,斯坦德被店主意外击毙,而他和女同伙布兰奇陷入了黑吃黑的迷局……
评价:从第一个镜头就轻易沦陷于性感撩人的光影与瑞恩高斯林的眼神中,柔软和硬汉的完美融合。我还看到了一种荆轲、高渐离、眉间尺式的古典侠义精神,在今天的中国,无论是现实还是任何一部“武侠片”里都早已找不到了,这部片子里却有。这种勇猛来自于高度的精神自由。
12.单身男子 A Single Man (2009)
本片根据美国小说家克里斯托弗·伊舍伍德1964年的同名小说改编。故事发生于1962年11月30日的美国加州洛杉矶。中年英语教授乔治·费尔科纳沉浸在与自己十六年共同生活的同性伴侣吉姆车祸死亡的阴影中无法自拔,精心准备打算自杀。电影记录了乔治从早到晚一天的活动,包括他在学习授课,处理与学生肯尼的关系,并参加伦敦旧情人夏洛特私人晚餐的过程。
评价:看本片你会被Tom Ford的执导能力震撼,被Colin Firth的演技折服,被Nicholas Hoult电晕,还有配乐·剪辑·剧本以及戏份不多的摩尔都表现得相当完美。总之,整部电影画面都美得可随时按下暂停荡漾半天。另,“我一生中少有这么绝对清澈的时刻,在这倏忽的几秒,寂静沉寂了杂音,我用感觉,而不用思考,事物是那么鲜明,世界是那么清新,一切充满存在感”这句经典台词也出自此片。
13.搏击俱乐部 Fight Club(1999)
杰克是一个大汽车公司的职员,患有严重的失眠症,对周围的一切充满危机和憎恨。一个偶然的机会,杰克遇上了卖肥皂的商人泰勒,一个浑身充满叛逆、残酷和暴烈的痞子英雄,并因为自己公寓失火而住进了泰勒破旧不堪的家中。两人因缘际会地成为了好朋友,并创立了“搏击俱乐部”:一个让人们不戴护具而徒手搏击,宗旨在于发泄情绪的地下组织。俱乐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全国性的地下组织,而泰勒也以自己个人的魅力,吸引着那些盲目的信徒。俱乐部的成员们到处滋事打架、大肆破坏,泰勒本人的行为也越来越疯狂。杰克对于“搏击俱乐部”的现况及泰勒的行为越来越无法忍受,和泰勒发生争执,泰勒离开了他。然而,杰克发现,他走到何处都无法摆脱泰勒的影子,他开始思考:我到底是谁?
评价:邪恶与平庸蛰伏于同一个母体,在特定的时间互相对峙。这是一则极具颠覆性质的魔幻社会生活寓言:无能为力,无法改变现状,是现代生活中的癌症。虚无使人痛苦,使人希望借各种方式找回存在的真实感。然而现代人的精神悲剧就是,当他们自我搏斗、脱离了一种精神上的奴役的时候,不知不觉又进入了另一种奴役。
14.街区男孩Boyz n the Hood(1991)
本片编导约翰·辛格顿以23岁之龄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提名,保持着最年轻获提名导演的纪录。影片讲述在美国西部的黑人街区中,暴力与犯罪几乎随时都在发生。街上闲晃的青年与草丛里发臭的尸体点缀着小学生提瑞·斯代尔每天与伙伴们的生活。提瑞性格多话好胜,在课堂上与同学大打出手。为了他的教育问题,母亲将提瑞送到了前夫福瑞斯那里。父亲有着强悍的个性,提瑞在他的引导下成长着……七年之后,提瑞已是一名青年,黑人街区的混乱状况并没有改善,提瑞和他的朋友们卷入了宿命般的街头仇杀中……
评价:这里没有提及黑人和白人之间的种族斗争,黑人社区的男孩们拥有爱情和友谊以及求学的权利,可是一旦触及社区内部无谓的暴力冲突时,美好的生活一下子就被消解了。内心深藏的暴力因子,警察的无所作为以及敌视,但更重要的是,暴力冲突一旦形成,一个轮番复仇的恶性循环就很难停止了。
15.半熟少年 Kids (1995)
少年们的生活可以很纯洁,也可以很残酷,很显然,泰利属于后者。打小在下层社会中摸爬滚打的他练就了一幅玩世不恭的态度,将世间的一切都不放在眼里,将所有的伦理道德都踩在脚下。泰利的一大爱好就是和朋友们一起去勾引纯洁少女并与其发生关系,这么做的原因一是满足欲望,而是源于泰利内心中对性病的恐惧。女孩珍妮发现自己感染了艾滋,而她在不久前刚刚和泰利有过一段露水情缘。为了避免悲剧发生,珍妮想方设法追随着泰利的脚步,而此时,毫不知情的泰利正在对另一个女孩穷追猛打,当珍妮出现在他面前时,为时已晚。
评价:处女灭绝指南:导演绝逼不是要告诉你们操得越多越安全,不操白不操,只操一次就中标那是活该!残酷青春类型电影,看似电影没什么发展线索,却总是能在不经意间把人震撼。
16.为所应为 Do the Right Thing(1989)
纽约布鲁克林黑人社区生活着各个族群的人:黑人、意大利移民、韩国人.....意大利移民Sal和他的两个儿子在这里经营一家比萨店很久了,Mookie在店里负责送外卖,经常和Sal的儿子闹矛盾。Radio Raheem是一个喜欢提着一个收音机大声放着音乐到处走的年轻人。炎热的一天,黑人小伙Buggin' Out发现比萨店墙上挂着的名人照片里没有一个黑人,十分不满;而Radio来到比萨店,却被Sal要求关掉收音机。心怀不满的Buggin' Out和Raido决定找Sal讨个说法,三人在争执中,Sal把Radio的收音机砸烂了。Raido大怒,便和Sal打了起来。警察赶来了,围观的人也越来越多,一场种族间的暴乱即将到来......
评价:最伟大的黑人电影,西科塞斯的得意弟子也是社会学家,表现手法和能力都很有力量。
17.怒火青春 La haine(1995)
影片以1993年在巴黎18区发生的一起警察暴力的真实事件为背景:一名警察在巡逻期间枪杀了一名17岁的扎伊尔少年Makomé M'Bowolé。而在影片当中,巴黎街头,一群反政府青年。纠纷由其中一人被警察殴打重伤而起,众人怀恨在心。文兹弄到一把真枪,决心还以颜色。他们的仇恨与愤怒随处可见,这场与警察之间的大规模冲突,一触即发。混战中,文兹被警察开枪打死,他的同党也颤抖着对准了警察的头,枪声响起……无论是警察还是街头混混,每个人都失去了控制。这青春期里的不安与躁动,就像失控的怒火一般,无人幸免。
评价:结局很震撼,完完全全的被震住了。当你看不到生活的希望,无处安置的青春将在何时坠地?当一个社会看不清前进的方向,恣意生长的仇恨将在何时坠地?目前为止,还不错?若你阻止不了下落的过程,该享受,该等待,还是什么?
18.罗斯玛丽的婴儿 Rosemary's Baby (1968)
凯有着一个外表单薄脆弱的妻子罗斯玛丽,自从他们搬到新公寓后,凯就和邻居一对老夫妇相谈甚欢。而罗斯玛丽却并不特别喜欢这对邻居,令她感到不适的,还有接下来的一连串怪事。罗斯玛丽看到了自杀的女人,在日渐诡异的生活气氛下,她还做着毛骨悚然的梦。梦中,有一个长毛怪物侵犯自己,罗斯玛丽从噩梦中醒来不久,竟得知自己已有身孕的消息。邻居老太前来照顾罗斯玛丽和腹中婴儿,然而,罗斯玛丽却渐渐怀疑,一切的古怪事情,都来自于这个表面和善慈祥的邻居,甚至还有自己的丈夫!他们正在合谋计算罗斯玛丽的婴孩。到底是罗斯玛丽的幻觉还是确有其事?当她看到出生的婴儿眼中竟无瞳孔时,罗斯玛丽知道,魔鬼的气息近在眼前。
评价:撒旦之子,一颗埋藏在体内的定时炸弹,让家庭从此不再温馨。叙事和节奏堪称完美,气氛压抑而近乎绝望,影片有很强的代入感,观众会自发地去关心同情这个可怜无助而坚强勇敢的孕妇,并最终揭开谜底。拼字游戏和衣柜后露出的长廊都是经典的画面。
19.处女之死 The Virgin Suicides(1999)
一把冷冷的男声带来了故事的开始。青春期对里斯本一家的5个豆蔻女儿们来说,是一道迈不过的槛。首先自杀的是最小的女儿赛西利娅。她变得脆弱低落,想结束生命,这一切都没有道得明的原因。父母以为,让她去和男孩交往,会改善情况。然而,赛西利娅还是选择了告别人生。和男孩交往频繁,性情放纵的,是另一个女儿勒克斯。勒克斯认识花花公子特里普,被和他发生了关系,却最终被特里普抛弃。里斯本父母害怕再次失去女儿,于是失去了理性。他们把四个女儿困在家中,给她们最严密的保护。然而自杀的惨剧就像疫情一样,迅速的扩散。
评价:青春就是没暴走成的性欲嘛?!羸弱的剧情,但画面很美。“宗教迫害”的现代版。
20.安妮•霍尔 Annie Hall (1977)
喜剧演员艾维·辛格是这样一个人:非常介意自己的犹太人的出身;自认为有童年阴影,看了十六年心理医生没见好转却一直付钱看;有点阿Q精神,但对人生却充满消极;喜欢一直讲无聊的笑话。正因为自身的神经质特质,艾维经历了两次失败的婚姻。 艾维 遇到了安妮――一直梦想成为歌星的女孩,两人渐渐堕入爱河。安妮在艾维的帮助下歌唱技巧迅速提高,但她的父母却反对她与艾维来往。 安妮得到了唱片商托尼的注意,获邀前往好莱坞灌录唱片,艾维跟着前往了好莱坞向安妮求婚
评价:关于爱情,我们无须明白很多事,爱本身就是一切的理由。有时候,必须忘记读过的所有破书和这个巨大世界里所有沉重无聊的现实,才配与安妮一起享受生命。
21.我与长指甲 Withnail & I(1987)
电影讲述的是两个落魄潦倒的伦敦演员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最后数月间,为看到湖区(Lake District)的秀美风光而努力摆脱毒品、酗酒及堕落的故事。
评价:本片一向被视为最佳英国喜剧之一、学生经典片,并时常被人提及。欢闹场面贯穿整部影片,令人过目难忘。
22.华尔街 Wall Street(1987)
初出茅庐的纽约大学毕业生保罗•巴德用一个股市内幕情报帮盖柯赚了笔大钱而受到重用,成为盖柯的合伙人之一。在对金钱、美女、上流社会的渴求下,巴德开始利用身边所有的人来刺探一切有利的商业情报,为自己获利。直到在一场收购他父亲所工作的蓝星航空公司的过程中,巴德幡然醒悟,用盖柯教会他的一切股市战术,狠狠地反击了大亨盖柯,帮助父亲拯救了蓝星航空。
评价:这片子是所谓学经济的不能不看的,经典商战电影。这个游戏就是这样的:你要么抛弃良知,要么出局;但如果你是圈子里的人,钱、妞、地位、名望,神马都有。直到今天这个游戏仍然在现实中继续;同样的游戏也存在于中国的某些队伍,期待某天能看到一部电影叫做”体制内“,我会为题材打五星。
23.堕落街 Christiane F. -Wir Kinder vom Bahnhof Zoo (1981)
本片根据少女克里斯蒂安娜·F的亲身经历改编,讲述来自一个离异家庭的未满14岁少女克里斯蒂安娜从吸毒到卖淫,一步步走向堕落的故事。
评价:简直比《梦之安魂曲》震撼一百倍,太写实了!
24.希德姐妹帮 Heathers(1989)
希德姐妹帮是学校里的一个少女组织,不久,成员维罗妮卡的注意力被玩世不恭又胆大妄为英俊男生杰森•迪恩所吸引,疏远希德。 杰森帮维罗妮卡设计整治希德,不料造成对方身亡,事后居然蒙混过关。
评价:所谓人不中二枉少年呐!其实青春并不残酷,但“这个世界不该继续这样下去”的念头总是可以点爆各种各样的Drama。
25.灰色花园 Grey Gardens (1975)
灰色花园(Grey Gardens)以七个月的时间贴身记录了杰奎琳肯尼迪一对远亲母女纠葛的关系,导演拍摄两人喂猫、喂浣熊、吃饭、回忆往事和彼此埋怨。观众对她们的实际背景所知不多,却可以透过影片内容,极生动地见识到这两人的性格及互动,所谓真实电影的长处与局限,在本片中皆表露无遗……
评价:Maysles(梅索思)兄弟在1976年拍摄的纪录片,在影坛上的地位是“纪录片历史上的里程碑”。从此之后这种Real Movie就自立一派,且有了楷模。
26.巴黎在燃烧 Paris Is Burning(1990)
1989年,在纽约,电影人珍妮•利文斯顿以一部《巴黎在燃烧》记录了地下舞场的奢糜场景。影片是一部夜店时尚大片,也是对那些因勇于追求自我而被逐出家门的同性恋、跨性别者的一份家一般的慰藉。虽然笼罩在艾滋病与偏见的重重阴影之下,《巴黎在燃烧》依旧为我们带来了一场炫魅与激情,梦想与渴望的盛宴。它更是引领着迷失的人们不屈畏惧而继续前行、不屈审视而继续闪耀、不屈于世俗而勇做自我。
评价:天生三大不利:黑,穷,基。你总会为世界留下些什么,妖艳的电影,出奇的忧伤。
27.独领风骚 Clueless (1995)
故事发生在位于比弗利山庄的一所贵族学校中,能够进入此学校就读的学生们,非富即贵,所以,校园里奢侈和自由的风气和普通的学校是无法相比的。在这里,成绩和品行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五颜六色的名牌时装,是闪闪发光的珠宝配饰,是张扬奔放肆意挥洒的个性。
评价:美国朋友强烈推荐的片子,她连台词都能背出来。看完觉得以后有了娃千万不能在美国上中学——青春校园版Emma,男女主长得都不错,口水流一地。
28.银翼杀手 Blade Runner(1982)
二十一世纪初,泰勒公司先进机器人发展到了连锁阶段,那些机器人实际上和人类完全相同,被称为复制人,这些复制人在体力、敏捷度和智慧上都不错,被人类用于外世界从事奴隶的劳动、危险的探险工作及其他星球的殖民任务上,经过外界殖民地连锁六号战斗组的血腥暴动后,地球上宣布复制人为违法物——必须处死。
评价:科幻片是否伟大,要看它是否经得起以十年为单位的时间考验。我曾见过人类无法想象的美,我曾见太空战舰在猎户星座旁熊熊燃烧,注视万丈光芒在天国之门的黑暗里闪耀,而所有过往都将消失于时间,如同泪水消失在雨中……死亡的时间,到了。
29.崩溃边缘的女人 Mujeres al borde de un ataque de "nervios" (1988)
女演员佩帕得知自己怀有身孕,但是她的喜悦并未持续多久,因为她的情人伊万突然失踪。佩帕想尽办法联系伊万,但最终一无所获,这令她歇斯底里,痛苦难耐。而就在这时,伊万的老婆露西娅又找上门来大找麻烦。不久,佩帕的好友坎德拉也因惧怕警察拘捕而寻求避难。一群精神濒临崩溃的女人凑在一起,上演令人唏嘘的悲喜剧。
评价:"你究竟要忘记多少个女人" "就像你要忘记的男人一样多" "说,说没有你我会死" "没有我你会死" "谢谢" "非常感谢"
30.双面劳伦斯 Laurence Anyways(2012)(1988)
电影以闪回倒叙的手法讲述一个女人同她的变性男友之间跨越世纪的情缘。对劳伦斯来说,变性是生存的前提,是令他在水底闭气30年终于呼吸的第一口氧气。然而劳伦斯只是决定了自己的性别,他没想过变性后的人生,他更没有想过,要用十年来验证和生命中最重要的朋友/恋人——弗蕾德的感情。“天空是我们的边界。”弗蕾德这样告诉那些好奇打探她对男友劳伦斯变性有什么看法的人。
评价:我宁愿看他们激烈地争吵,也不想看他们各自与另一个谁平静地生活。多兰巧妙的从特异边缘角色身上提炼出人类感情的共性——那些热恋、争执、动摇、变质与重构背后的内核,从而让主题回归到自己最得心应手的“多兰美学”:信仰和追逐那些“不可能之爱”。
文章评论(0)